7岁“小戏骨”盛子桓:
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 |
通讯员杨名报道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年湖州市戏曲小金桂”的比赛中,7岁的盛子桓像是一匹黑马,凭借出色的唱腔、灵动的表演,把《沙漠王子·算命》中的王子演得入木三分,成功摘得“小金桂”。
《沙漠王子·算命》是越剧尹派的经典唱段,源自赵志刚的代表作《沙漠王子》中的经典唱段。“手扶琴儿心悲惨,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对面坐是我心爱人,可叹我有目不能看……”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对年仅7岁的盛子桓来说,挑战很大。只见他手持马头琴,眼神忧伤,唱词深情而哀伤,将王子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得细腻入微,深深感染了评委和观众。
虽然盛子桓只有7岁,和戏曲的缘分却已经有好几年了。在牙牙学语的年纪,他就开始听戏。
“孩子比较喜欢越剧,更喜欢节奏强、欢快一些的。”妈妈胡丽萍介绍,盛子桓从小跟着外婆看戏曲节目,经常模仿戏曲演员的动作,挥舞毛巾或者吃饭用的小罩衣。
“最早接触戏曲,是两周岁时姨妈送的一根戏曲道具马鞭,当时人还没有马鞭高。”胡丽萍回忆,两岁半时,盛子桓最爱的玩具是扇子和一条绿色水袖,只要听到越剧音乐响起,就会手舞足蹈,晚上睡觉也是伴着越剧声入睡。
随着年岁渐长,盛子桓对戏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接触越喜欢,戏服、头饰、扮相、唱腔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姨妈胡丽虹生活在丽水缙云,从小在婺剧的熏陶中长大,对戏曲如痴如醉。在盛子桓“唱戏”这条路上,她作为启蒙老师功不可没。
“这个动作一定要这样才算到位,和旁边的小朋友排成一排,不要忘记自己的点位,手眼身法步同时协调……”排练室内,胡丽虹手把手指导盛子桓的戏曲动作,传授戏曲唱法,一颦一笑都要尽可能准确细致。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凭着一腔热爱和不懈坚持,在摘得“小金桂”的同时,盛子桓还获得“德清县小小非遗少年”称号,德清县非遗少年讲述大赛特等奖等诸多荣誉。每一次获奖,对他都是一次激励。
今年入夏以后,送戏下乡的演出多了起来,盛子桓在姨妈的带领下,走进学校、村社,展演、宣讲、传播非遗艺术。增加舞台经验的同时,他正用自己的热爱,为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