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文艺范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红船·星河》“驶”入国家话剧院

  本报讯 通讯员李玲、郭幸福摄影报道 8月17日下午,一艘承载理想与信仰的“红船”,缓缓驶入戏剧的圣殿——国家话剧院剧场。由嘉兴、北京等地少年儿童共同演绎的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在掌声与泪光中落下帷幕。

  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场跨越百年、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红色精神传承。甘于奉献的小红军、智勇双全的海娃、渴望自由的小萝卜头、守护集体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聚光灯下,200余位少年儿童以细腻文戏、灵动舞蹈、悠扬音乐等多元艺术语言,让一个个经典红色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之上。

  现场还特别邀请了战斗英雄代表等嘉宾,与孩子们共同见证“红船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到结尾的时候我都落泪了。”满身勋章的“一级战斗英雄”张茂忠是第二次观看这部剧。作为战争亲历者,他表示,“这次剧情内容更丰富了,孩子们看后一定有触动。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确确实实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青春热血换来的。这部剧对儿童、大人都是很好的红色教育题材,值得大力推广。”

  本次演出汇聚多方力量,在浙江省委宣传部关心支持下,由嘉兴市委宣传部指导,嘉兴市南湖区多个部门联合主办,集结了南湖区菱娃少儿艺术团、北京蓝天舞蹈艺术团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等优秀小演员。

  3年来,超千名小演员参与该剧排演,其中不乏从2023年首演便一路追随的小演员。“剧中的小英雄们明明和我差不多大,却特别勇敢,每次演都觉得很受鼓舞。”小演员范澍泽在剧中饰演“欣欣”,从“小角色”到“主角”,3年来随剧目一路成长。

  “孩子演给孩子看!这次还创新加入机器人、AI元素,希望通过儿童剧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交流形式,让伟大的红色精神可触、可感、可学,成为孩子心中温暖的火炬。”总导演、南湖区菱娃少儿艺术团团长刘勇表示。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我觉得就像星河一样璀璨!”“太好看了,那是我同学,我也想成为星河里的一颗星。”“AI机器人‘小菱娃’真的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当讲解员吗?”舞台下,近千名观众跟随“欣欣”与“小星星”的脚步,一会笑一会哭,沉浸式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

  “《红船·星河》从嘉兴驶来,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以儿童剧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创新载体来讲好红色故事,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南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传承弘扬‘红船精神’,探索更多‘润物细无声’的载体,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新闻多一点

  《红船·星河》诞生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

  讲述的是参与红色主题游学的小学生“欣欣”,误打误撞唤醒了红船上的一颗“小星星”,为了帮助小星星完成愿望,他们乘坐红船,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自2023年10月首演以来,该剧已演出近百场,触及观众超过5万人次。2024年6月,该剧入选“戏剧中国”年度优秀剧目,在天桥剧场完成北京首秀并开启全国巡演。3年来,剧本“量体裁衣”,今年7月,由南湖区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孩子联袂演出《红船星河·胜利北上》,1921年南湖红船起航的碧波与1935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原,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红船·星河》登上国家级舞台,既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赓续红色血脉、深化新时代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